网络删帖红火侵犯公众知情权
发布时间:2021-01-21 06:57:11
阅读:次
来源:排屑器厂家
在最近发生的金浩茶油事件、“奶粉早熟门”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中,都可以看到一个神秘行业的身影:“网络删帖”。上网搜索会发现,关于某企业的负面新闻、网帖、专题,往往在一夜之间消失了,这十有八九是网络删帖公司从中做了手脚。记者调查发现,打着“网络公关”旗号的专业撤稿删帖公司,明码标价,生意红火;与此同时,负面新闻稿件在大部分网络媒体运作潜规则中,竟成了一种有价的商品,甚至有个别网站雇请枪手炮制假新闻,以此要挟企业。
花钱网上删帖,类似于某些新闻从业者的“有偿不闻”,至少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不良现象。如果能够认定这些“需要删除”的信息是编造的、虚假的,按照新颁布的《侵权责任法》,企业和个人可以直接要求相关网站删帖,实在不行还可以提起诉讼,大可不必花那个冤枉钱请公关公司。如果网站和个人编造假新闻,以此来“钓鱼”要挟,已经涉嫌敲诈勒索,更有法律管着它。然而大多数情况下,这些企业或个人自身就有问题,更愿意花钱消灾。这是网上删帖灰色利益链得以形成的土壤。
网上删帖的生意红火,侵害的是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,尤其在食品安全、网络反腐等重大问题上,删帖者简直成了谋财害命的帮凶和腐败分子的包庇犯,破坏了网络的自由表达生态,也加大了信息传播的成本。至于编造假新闻的“钓鱼”行为,不仅严重损害新闻行业的公信力,而且已经触犯了刑律。